二二八在你的印象中,是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國定假日嗎?是否覺得每年到了這天,政治人物就會開始口水戰刷存在感,大家為什麼不能就放下過去、專心展望未來呢?如果你認為政客都在操作風向搞族群分裂,那不想被帶風向的你,快來跟我們一起多看多聽多討論,用自己的眼睛好好認識台灣歷史。今天我們想跟你聊聊的是在二二八事件之前和之後的台灣:究竟為什麼會發生二二八事件,而二二八事件為何又如此重要,直至今天依然不斷地在影響台灣?
只是查個私菸,怎麼就變成全台暴動了?
這是大多數人所知道並描述的故事:1947年的2月27日傍晚,台灣省專賣局台北分局查緝員到台北市現今南京西路附近的天馬茶房,查獲一名菸販林江邁販賣走私菸,過程中打傷林婦頭部,使得圍觀的群眾非常憤怒並追打查緝員,慌張中逃跑的查緝員毫無目標地向群眾亂開槍,卻誤殺一名旁觀市民陳文溪。28日上午,各地憤怒的群眾湧向專賣局台北分局抗議,並到行政長官公署前廣場示威請願。沒想到長官公署無預警用機關槍向群眾掃射,死傷數十人,民眾改集結到台灣廣播電臺,向全台灣廣播事件的經過,並請求各地的民眾起來響應,因此事件迅速擴及全島,全台各地區都發生衝突。
這個簡短的故事其實僅僅只是導火線,歷史上也稱之為「緝菸血案」,但是為什麼一件查緝員跟菸販之間的糾紛,會演變成台灣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鎮壓和政治上最深刻的禁忌呢?唯有認識二二八事件的背後故事與社會意義,我們才能看見更豐富也更多元的台灣,與其社會、政治、與經濟意涵,甚至是族群關係與認同的微妙處。
1945年二戰後,國民政府接替日本治理台灣,然而來台的軍政人員甫經歷中日戰爭,抱持著勝利者的優越感,對還是日本風格的台灣生起排斥與歧視的心態;而長期在日本統治下的台灣人民,與中國已經產生不同的歷史發展,對於當時中國的社會風氣、生活習慣、衛生條件等缺乏瞭解,而且差距越來越大。滿懷期望的台灣人原本認為從日本政府改為國民政府後,台灣人應該有更多自治與參政的機會,台灣人民對於「祖國」的期待,從國民政府來台時受到盛大的歡迎可見一斑,而1946年開始舉行的選舉,吸引大批台灣民眾參與,更說明台灣人民對國民政府的信心。
但是行政長官陳儀不僅集行政、立法、司法三權於一身,還身兼軍事大權,權力之大較過去的日本總督有過之無不及,而政府的中高級職位幾乎由中國來台人士壟斷,不諳北京話的台灣人則被排除在體制之外,甚至有公營企業的台籍員工因為要安插中國來台人士而被裁員,即使能謀得工作的人,也因為台灣人與中國人的待遇不平等而同工不同酬。對台灣民眾而言,這一切都與其想像中的「祖國」相去甚遠。
加上二戰之後爆發國共內戰,糖、米等物資大量運往中國,造成台灣可用物資大減,也促使通貨膨脹。就米價而言,自1945年8月至1947年1月,台北市零售米價漲了四百倍,許多地方發生饑荒,當時更流傳著所謂的五天五地:「盟軍轟炸驚天動地,台灣光復歡天喜地,貪官污吏花天酒地,政治混亂烏天暗地,物價起漲呼天叫地」。於是在政策不善、官員貪腐、民眾失業、經濟倒退、歧視打壓等情形下,導致官民關係愈趨惡劣,終於因這起緝菸血案而使累積一年多的民怨爆發。
講二二八就是要吵本省人外省人嗎?
二二八事件爆發時,各地衝突不斷擴大,有不少在台外省人被攻擊毆打,一般認為這是接收以來的積怨所爆出來的盲目排斥外省人暴動,無助的小公務員及其眷屬、來台旅行或經商的外省人成了代罪羔羊,甚至直到現在仍會有一些老一輩的家長堅決反對兒女交往對象是「外省籍」,這都與二二八事件所經歷過的歷史傷痛有關。我們可以看出當時的族群對立是偏向二元對立的,即是所謂「外省籍」與「本省籍」的對峙,這種當今不再被視為政治正確的二分法,在歷史脈絡與時空中有其背景。
到目前為止,二二八事件究竟造成多少人死亡,還沒有正確的數字,眾說紛紜,但其對台灣的影響,並不限於這些無辜生命的消失。二戰時期,台灣雖然有遭受盟軍轟炸,但是並未真正成為戰場,因此二二八事件時軍隊登台屠殺掃射,是台灣人民有第一次接近於戰爭的恐怖感受,且一整代台籍精英的喪生也使得台灣的省籍情結更加發酵。
二二八事件導致的族群衝突,來自於台灣人對位居統治階層的外省人心懷怨懟,然而因為政府應對不善而發生的二二八事件導致外省人受害,在後續鎮壓更讓外省人死亡倍數擴大;超過三分之一的外省人死於政府官方武力鎮壓,可以說外省人與台灣人一樣是二二八事件下的受害者。歷史的悲劇實肇於政府治理,而非源自族群問題,人們應正視過去種種歷史的不義,才能防止政治的扭曲、彌合族群衝突。
二二八帶來的政治好髒不要談政治
台灣人民經過了二二八事件的流血屠殺後,緊接著進入高壓統治的白色恐怖,更使得二二八事件的歷史傷口不但無法癒合,反而在長達38年的戒嚴中隱隱作痛,在這樣的政治環境下,人人聞二二八而色變,倖存的知識分子也退出政治圈,更沒有人敢提起這件台灣的過去,形成延續至今「政治好髒不要碰政治」的台灣文化。
「二二八」一詞不僅在民間是個悲情卻不得談論的話題,就連在學術界中研究二二八事件往往被冠上意識型態標籤與立場,使這樣的一個對台灣社會影響深遠的歷史事件成為看不見的巨人。1987年,正逢二二八事件40週年,當時台灣還沒有結束戒嚴,由鄭南榕、陳永興與李勝雄等人發起的公義和平運動,爭取還給二二八事件的受難者一個歷史公道,就在此刻打破二二八的歷史禁忌,進而促使政府面對歷史,希望台灣社會能走出歷史的陰影。這樣的平反運動,就在當時政府的壓制之下,經過許多台灣人民的奮鬥抗爭,終於有了能夠公開紀念二二八事件的成果,也在後來制定了國定假日。
一起面對歷史才能共創未來的記憶
社會的多元和民主化讓二二八不再是完全碰觸不得的禁忌後,近年來透過不同口述歷史形式來呈現二二八事件,讓此一曾是刻意被隱瞞的事件可以得到重新建構的管道, 也讓受到心靈創痛的受難者與家屬得到些許的慰藉。我們不僅看見多元的方式,也看到藉由多元的方式重複著我們不能忘記的歷史記憶。
國史館館長陳儀深曾說:「二二八不是只有受難者的二二八,是台灣的二二八」,雖然很多人都說二二八事件已過去70多年、當事人也不在了,何必再提,但是二二八的受害不是只有一種樣子、不是只有被處決的受害,還包括事後的綏靖、清鄉、拘禁、失去自由,整個台灣受到威嚇、噤聲的效果就是一種受害;二二八對台灣社會的影響到現在還沒完全清理好,每年永遠的紛紛擾擾就是最大的證明。要撫癒歷史的傷口,需要每個人的參與,才能記住過去、避免歷史重演,走出專屬台灣的和解未來之路。
Vocabulary List
二二八事件 228 Incident
屠殺 massacre
私煙 smuggled cigarettes
國民政府 Nationalist government
國共內戰 Chinese Civil War
武力鎮壓 military suppression
無差別地 indiscriminately
白色恐怖 White Terror
戒嚴 martial law
和平紀念日 peace memorial day
五分鐘英語說台灣系列
外國人可以不認識台灣,但是你不能不了解自己。
用五分鐘的時間學習向外國人講述這座島嶼的奇聞軼事,一起用英語說出台灣的故事!
想更了解我們怎麼用英語介紹台灣?
想更進一步挑戰自己?
歡迎來參加台北、台南與高雄的英語導覽課程暨導覽員招募,
親身體驗英語導覽與台灣文化結合的樂趣!
Youtube頻道 https://muf.pse.is/REDF7
Email education@likeitformosa.com
Instagram https://muf.pse.is/RPHY2
參考資料
林若蘭,〈二二八口述歷史看台灣族群關係兼談台灣研究方法〉,國立東華大學民族文化學系暨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
李筱峰,〈解讀二二八〉,玉山社出版。
台北二二八紀念館,〈探索二二八事件〉,原文連結:
風傳媒,〈學者揭二二八最慘烈「外省人死傷」真相〉,原文連結:
風傳媒,〈二二八轉型正義報告專書出爐〉,原文連結:
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行政院《「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 摘要〉,原文連結:
故事StoryStudio,〈如果不是陳儀,二二八事件會有不同的結局嗎?〉,原文連結:
打狗高雄│歷史與現在,〈二二八事件的發生與影響〉,原文連結: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