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許多人來說,開口說英文這件事,光用想的就令人害怕。明明砸下大筆資金學習,關鍵時刻卻總是張口結舌,想不起那個最重要的單字,以致功虧一簣。尤其是孩子們,儘管在學校、補習班或其他管道受過不少訓練,也投入了心力努力學習,但仍舊克服不了說英文的緊張與畏懼。
誠然,即便是團隊中最資深的導覽員,有著多年旅外求學或工作的背景,在與外籍旅客互動時,也難免會怯場或發生口誤。開口說英文,從來就不是件容易的事。
今年的夏令營中,我們看到很多孩子,在甫上營的英語會話課時,羞怯、慌張、不知所措,甚至沮喪地想逃避。然而漸漸的,孩子臉上的笑容變多了、音量變大了、自信也浮現了,最後一天實際導覽時,甚至能在戶外的公開場合,對著觀眾群侃侃而談。
是什麼改變了他們?四天三夜的營隊,真的能讓孩子的英文程度突飛猛進嗎?
其實,比起專注於提升孩子的口說能力,我們希望提供一個自然的環境,讓孩子們能無壓力地用英文表達自己的想法。我們知道,教室裡及課本上的內容,孩子往往吸收得夠多了,只缺乏一個練習的機會。一旦他們有契機使用這些在腦中儲存已久的資訊,幾次對話下來,那些書本上的範例與筆記,就會自然而然地被身體召喚出來,自動安裝。
同時,很多人都忽略了,知識的吸取與技能的養成,其實是兩件事。教科書上的對話示範、講台與座椅間的會話模擬,並不足以幫助孩子演練英語口說技巧。當”This is a pen. That is a book.”、”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這些樣板式的對答限制了我們對英語會話的想像,考試又往往流於單純的紙筆測驗,於是生活中直接的對談,反而成了許多人的難題與惡夢。
因此,我們在營期間的會話課中,針對這個面向去設計了很多問題,鼓勵孩子分享生活經驗、個人好惡、心得想法等,就是為了讓孩子在「對/錯」的二分法之外,勇於挖掘自身的感受,再具體地表達出來。
每一次的會話練習中,我都一定會問孩子:「跟外國人對話時,你的感受為何?」,試圖爬梳他們說英文的緊張感所由為何。印象最深刻的,是所有跟我對話過的學員們竟不約而同給出了一樣的答案,「很怕犯錯」、「怕人家聽不懂我在說什麼」、「怕我講不出(想講的)那個意思」。
注意到了嗎?其實孩子們根本不怕說英文,也不怕自己程度不好,讓他們感到困擾的,是對話中是否有文法或內容上的失誤,以致溝通打折;讓孩子們卻步的,是犯錯、打結、生疏的能力所帶來的挫敗感。原來繞了這麼一大圈,「說英文」的緊張感,其實源自於對犯錯的恐懼與迴避。
然而,透過大量的練習,孩子們很快就會發現,錯誤的文法、有限的單字量,並不阻礙他們交流;表達心聲,更重要的是講出了多少,而不是講錯了多少。
營隊中,我們著重讓孩子先能安心地講英語,並不急著指出所有口說上的毛病。反而是孩子們很快就能進入狀況,主動糾正自己剛剛的失誤,甚至樂於學習更適當的用法。「噢,原來是這樣啊!」孩子們恍然大悟時圓睜的雙眼,閃閃發光。
親眼看著那些,在第一天連一個完整句子都不敢講完的學員,最後一天能纏著隊輔們追問自己的導覽講稿能否再更精進,實在很令人感動。
「所以,這幾天的課程上完後,有變得比較不緊張嗎?」在練習結束前,我總會這樣問。
「嗯,我發現其實別人還是能聽得懂我的意思嘛。」「本來覺得很可怕的,但因為外籍助教很親切,我變得比較敢講英文。」「多練習幾次,就能比較完整的把意思表達清楚。」「還是會覺得很緊張,但不像以前那麼怕了。」
活動結束後,甚至有學員表示,「在這裡感覺我的英文變好了!」「雖然我不是很喜歡英文,但經過這次的體驗,我開始不會再排斥講英文。」「比較敢跟外國人溝通。」。從孩子們的回饋,不難發現,他們欠缺的從來就不是硬邦邦的對話模板讓他們有跡可循;支撐著他們讓他們願意多逼自己一點的,是彈性、容錯的空間,是友善的學習氛圍,是能一再嘗試的完整環境。
關於說英文這件事,孩子們從來沒有忘記,他們只是,因為過於害怕,所以還沒想起來而已。給他們一個合適的空間,再多給他們一點時間,他們就會重新找出,被遺忘的能力與勇氣。
Meet Up Formosa 遇上福爾摩沙,遍佈台北、桃園、台南、高雄的城市導覽員,一群用英文說台灣故事的人。因為相信介紹台灣這件事應該要向下紮根、推廣到各年齡層,所以開始從零打造課程活動,教孩子用全新的觀點認識台灣,學習向外國人講述這座島嶼的奇聞軼事。門外漢的我們,誤打誤撞地一腳跨進踏入教育的範疇,自此成為「業餘教育觀察家」。
Comments